無人機作為一種航空器材,近幾年它的興起猶如雨后春筍。對于無人機的管理問題,也一直是業界和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在本次全球無人機大會上,中國民航局將公開展示一套“中國民航局無人駕駛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務系統”——UTMISS。業界認為,該系統的推出,意味著對無人機的運行監管或將更進一步;而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領域,中國民航將藉此與歐美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行業動態:“官方”空管信息服務系統已作為行業試點在深圳試運行
根據預測,2017年—2021年,我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市場規模每年都將有30%以上的增長,并大有在通用航空和貨運航空等諸多領域部分替代有人駕駛航空器的趨勢。
比如在貨運航空領域,美國亞馬遜公司實驗室研發的“Prime Air”的8軸小型無人飛行器在2016年就完成了首單物流配送,而在國內,順豐、京東也進軍無人駕駛航空器物流。
一個硬幣總有兩面。在另一方面,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民用航空器的正常運行卻有所影響。比如近幾年無人機干擾民航機場的運行事件頻繁發生,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杭州、昆明、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地,多次發生無人機違法違規飛行,影響民航運行的事件。
在保證航空安全的大前提下,如何讓新興事物更好地融入航空體系?如何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進行更高效便捷的運行管理?對此,有消息傳出,中國民航局已在深圳地區開展無人駕駛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務系統試點,試點結束后,將根據試點情況綜合考慮是否在全國進行推廣。
無人機交通管理信息服務系統
近日四川在線記者從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下簡稱“民航二所”)了解到,民航局深圳試點的這套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務系統UTMISS,正是由民航二所作為主體單位所開發。針對utmiss系統,民航二所空管所空管運行服務研究室主任鄒翔博士解讀,
該系統完全滿足國際民航組織針對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提出的身份識別、合作目標監視、電子圍欄三項關鍵功能需求,且具備無人機飛行風險評估、飛行軌跡避撞告警、實時警告等信息推送方面的功能。符合無人機分級分類監管的原則。
已廣泛接入無人機實時飛行數據源,且可在線自動受理飛行申請
記者從民航二所了解到,民航局2017年下發文件,要求民航二所作為牽頭技術支持單位,在深圳地區開展無人駕駛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務系統(Unmanned Traffi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UTMISS)試點。2018年,國家空管委委托國家空域技術管理重點實驗室作為技術支持單位,結合解放軍空軍年度工作計劃,在南部戰區空軍組織下,在深圳地區開展無人機綜合管理試點。上述兩項試點工作高度關聯,緊密結合,以并且統籌考慮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公安局在無人機管控中的業務需求以及無人機廠商和用戶在作業中的服務需求。國家空管委、解放軍空軍、中國民航局、深圳市政府等部門經多次討論協商,明確要在相關試點工作中研究國家無人機綜合管理與服務體系架構和管理制度流程;以空軍空域管理系統、民航UTMISS系統、公安無人機管控系統、其它政府無人機監管系統等為基礎,開發涵蓋軍民航,公安機關、政府其它相關機構業務管理需求的全國無人機綜合管理驗證平臺,積累經驗,以期向全國推廣。
“在各單位配合下,試點系統目前已經廣泛接入如大疆、無人機云等我國絕大多數無人機實時飛行數據源,并且可在線自動受理空域、飛行計劃等申請,并將經軍民航、公安機關等機構審批后的最終結果在線反饋至用戶”對此,民航二所民航空管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民航空管新技術應用實驗室副主任張建平博士表示。
民航二所長期致力于無人機運行管理體系建立、規章標準、技術系統研究,是民航局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核心技術支持單位,該所所長、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羅曉表示,民航二所肩負民航科技創新的使命,他們將在“建設民航強國、服務世界民航”方面繼續作出貢獻。
團隊解密:平均年齡28歲,畢業名校專業技術背景雄厚
作為中國民航局核心技術支持團隊,張建平博士所帶領的無人機空管信息系統項目團隊,從政策建議、標準編寫、體系設計、系統開發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核心技術支持。在項目的背后,研發團隊年輕且專業背景深厚。與項目相關的核心團隊成員7人,其中博士4名、碩士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他們,多畢業于清華、南航、中科院、西南交大、四川大學等名校相關專業。
年僅29歲的鄒翔博士現正擔任國際民航組織遠程遙控駕駛航空器專家組(RPASP)顧問。談及行業趨勢他認為,“無人機運行管理涉及國家安全、民航飛行安全、公眾安全。“他建議,我國是無人機生產制造強國,但是運行監管的能力相對欠缺,必須盡快發展,以服務行業健康發展。
張建平博士表示:“無人機是一種飛行器,且廣泛應用于民用活動,它的運行管理和服務是各國民用航空當局責無旁貸的工作。總體而言,無人機運行管理和服務尚屬新興技術和管理領域,在全世界范圍內并沒有得到十分完善的解決,也沒有十分成熟的體系和經驗。中國民航在我國強大的無人機產業基礎上,結合已經開展的各項工作,應當也完全有能力在無人機運行管理方面引領世界,為我國民航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做出實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