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一直保持產品的更新,每年推出創新技術或產品:2012年的第一代“大疆精靈”,支持懸掛微型相機,失控情況下可實現自主返航;2013年的第二代“大疆精靈”可實現錄影并實時回傳,同時,內嵌GPS自動導航系統;到2015年,第三代“大疆精靈”的高清數字圖像傳輸系統可實現2公里內的圖像傳輸,同時GPS保證平穩飛行。2014年,大疆創新發布Inspire1,可以360度無遮擋航拍。
過去大疆無人機主要擅長航拍,并擁有多項領先技術。而未來大疆還有意往更多行業拓展無人機的應用:為農業、消防、氣象、新聞報道和災后搜救等行業提供無人機解決方案。“這些事情并不是在大疆作為硬件生產廠商能力之內的,所以我們邀請大家一起來‘玩’無人機,形成無人機的生態圈。”王帆說道。
如何能夠一起玩?這基于大疆自主開發的軟硬件套件,一個開放式的SDK平臺以及自主研發的經緯M100硬件飛行設備。
SDK全稱軟件開發套件(SoftwareDevelopmentKit),是硬件生產商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建立的軟件開發平臺,一般硬件企業負責配套軟件的研發。無人機本身包括實現控制的硬件平臺,基于手機端與飛行器飛控裝置的軟件平臺。開放軟件平臺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軟件平臺對無人機做一些個性化定制,應付不同生活場景的需求。同時,這個平臺也允許使用者在產品基礎上做二次開發和數據的采樣,有利于無人機向專業領域的拓展。
區分于如今大部分開放SDK平臺的廠商,大疆在硬件上也有與專業相匹配的開發。在今年6月份,大疆推出了服務與軟件平臺的飛行器經緯M100,這款飛行器配備了多個通信接口、電源和擴展架。用戶可以在該平臺上安裝各類設備,并獲取飛行數據和控制機制。同時,大疆還推出了全球首個量產無人機視覺傳感導航系統DJIGuidance。利用超聲波傳感器和立體視覺系統,感知20米范圍內的物體,幫助飛行器避免碰撞。
目前,大疆在深圳總部有近1000人的研發團隊,對于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非常大。“以技術人才為核心的企業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王帆說道。
盡管做了很多,但在無人機技術未來創新還有很多改進空間,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減輕電池重量以及提升其續航能力。
同時,在無人機送貨以及勘探等領域,未來也可能會有更多技術上的嘗試,但是目前無人機送貨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收貨人如何對貨物進行簽收等。“具體怎么把這個點子成為現實需要進一步論證,每個新生事物發展總是不完善的,需要慢慢把它做得更加完美,這是科技行業必不可少的路徑。”王帆說道。
有消息稱大疆目前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雖然王帆稱對于估值不便評論,但是他表示從2009年到現在每年銷售額以同比三到五倍的速度增長。